石河子第十九中学,坐落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,是一所让人眼前一亮的学校。60多年来,它从一所棉纺织厂的子弟校,变成了如今集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学校有个响亮的口号:“以心育星,星星闪耀,我们个个都是好样的!”这句简单的话,喊出了学校想让每个孩子都发光发热的决心。
这所学校最早叫农八师子女校第一分校,1962年建校。那时候,石河子还是军垦边疆,条件艰苦,学校却扎下了根。1970年,学校归到八一棉纺织厂,改名叫“纺织厂中学”。到2000年,学校跟企业分开,成了“农八师实验中学”。2007年,正式定名为“石河子第十九中学”。这一路走来,学校名字变了好几次,但不变的是那份想把孩子教好的心。
学校在石河子市六小区红星路50号,占地近3万平方米。小学部和中学部被红星路一分为二,各有各的校园。小学部在路北,教学楼刚翻新过,绿树环绕,安静又舒服,特别适合小朋友学习。中学部在路南,校园开阔,藤蔓爬墙,花草点缀,处处透着朝气。学校还有实验楼、微机室、图书馆,设备齐全。图书馆里藏书4万多册,报纸杂志应有尽有。篮球场、足球场、羽毛球场,样样不缺,孩子们活动起来特别方便。
说到老师,十九中的师资力量真不简单。117名教职工里,20人有高级职称,43人有中级职称。学校特别重视老师成长,搞了“青蓝工程”、讲课比赛、基本功大赛,帮年轻老师快速上手。老师们还经常参加教研比赛,拿了不少奖。学校有个理念:“以教研促教学,向教科研要质量。”这话听着简单,但做起来不容易。老师们用实际行动,让课堂越来越生动,学生学得也越来越带劲。
学校的教育理念是“以心育星”。啥意思?就是用心教每个孩子,让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。学校开了不少特色课程,除了国家规定的课,还有艺术、体育、科技、人文等校本课程。学生喜欢画画、踢球还是搞发明,学校都能满足。课堂上,老师们鼓励孩子们自己思考,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。这样的教育,让学生不只学知识,还会动脑子,敢创新。
成绩方面,十九中可不含糊。2025年,27名学生在师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拿了好名次,9人还破了记录,学校排在全市第五。2024年,17名学生在航空模型竞赛中获奖,学校还得了“优秀组织奖”。更厉害的是,中考成绩年年涨,不少毕业生考上了清华、北大、同济这样的名校。能考上好大学,靠的不只是分数,还有学校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。
除了学习,学校还特别重视素质教育。每年都有运动会、文化节、科技节,孩子们能尽情展示自己。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特别有意思,结合了武术和现代体育。小学生练太极扇,手里扇子一开一合,像蝴蝶飞舞,动作里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味儿。中学生练双截棍,劈、扫、舞花,帅气又带劲。这些活动不仅锻炼身体,还让孩子们更专注,懂得团队合作。
社团活动也是学校的亮点。足球队、篮球队、舞蹈队、鼓号队,种类多得让学生挑花眼。参加社团的孩子,不仅兴趣得到满足,还学会了怎么跟别人一起努力。今年中考,4个学生因为武术特长被高中免试录取。这说明,学校不只看成绩,还真心支持每个孩子的特长发展。
学校的课程体系叫“心星课程”,听着就很温暖。它把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融合在一起,分为“星馨、星睿、星动、星艺、星跃”五个领域。学校希望通过这些课程,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、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。比如,德育课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,体育课让孩子们动起来,劳育课教他们干活的技能。这样的课程设计,像是给孩子们量身定做了一件“成长的外衣”。
学校的文化底子,来自石河子的军垦精神和棉纺厂的历史。棉花朴实,纱线坚韧,这正是学校想教给孩子们的品质。学校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像棉花一样扎根,像纱线一样坚韧,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。这种教育理念,特别能打动人,让人觉得这所学校不只是教书,更是在育人。
校园环境也是一大亮点。小学部的教学楼新刷了漆,绿树成荫,孩子们跑来跑去,笑声不断。中学部的花圃里鲜花盛开,藤蔓爬满墙,校园里总有种让人放松的感觉。学校的实验楼里,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实验室一应俱全。还有音乐室、美术室、科技室,样样齐全。这样的环境,让孩子们学得开心,玩得也开心。
学校还得了不少荣誉,比如“全国和谐校园先进校”“兵团级德育示范校”“绿色校园”。这些奖牌背后,是学校63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。学校始终坚持“以心启智,以爱育人”,传承军垦精神,培养有德有才的学生。未来,学校还想继续努力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边疆这片土地上,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说到这,十九中的故事让人挺感慨。一所边疆的学校,能有这样的成绩,靠的是老师们的用心和孩子们的努力。学校不只教知识,还教孩子们怎么做人,怎么为国家出力。这样的教育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。你觉得,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真正成才?欢迎大家来聊聊!
华林优配-配资股公司官网-股票配资门户app下载-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